口碑觀察:本周熱點回顧
1.京東首披金融布局 支付業(yè)務年底上線
7月30日,京東CEO劉強東表示,京東已經成立金融集團,未來會擴大到POP開放平臺。京東開放平臺業(yè)務總經理蕢鶯春:“今年年底,京東支付就會正式上線?!蔽磥硎?,京東也將金融業(yè)務作為新的增長點,建構以電商、互聯(lián)網金融、物流業(yè)務、技術平臺等建構新的經濟帝國。
2.新能效標準十月出臺 家電掀降價潮
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公布,自10月1日起,變頻空調、平板電視、洗衣機、空氣能熱水器和油煙機等五類家電產品開始執(zhí)行新的能效標準,隨著新的標準即將實施,賣場里的“老標”家電也掀起了降價潮。新能標提高了節(jié)能家電的門檻,這意味著原有的2級變頻能效產品被降級為市場準入門檻,按規(guī)定3級變頻能效產品將不允許再生產和銷售,并要在10月前將現有的產品消化完畢。
3.歐洲品牌Loewe攀親海信 進軍亞洲市場
Loewe是歐洲的一家生產和銷售電視機、藍光播放機、音頻器材以及多機共享技術的老牌上市公司,于1923年在德國成立,是以優(yōu)良品質聞名全球的高端品牌。
在7月31日的Loewe股東大會上,Loewe宣布海信將向其提供最新電視面板技術及智能電視軟件技術,助其開拓高端電視市場。不久,Loewe TV也將進入前景可觀的亞洲市場。作為回報,Loewe將為海信提供西歐高端產品分銷網絡。
4.利益存分歧 傳統(tǒng)家電廠商集體抵制阿里
阿里意圖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家電領域嘗試一輪顛覆性的界入,遭到了傳統(tǒng)家電廠商的一致抵制。該公司高調推出阿里盒子并宣布要做智能電視生態(tài)聯(lián)盟。在阿里畫出的智能電視藍圖大餅中,海爾、創(chuàng)維、長虹、康佳這些老牌的家電制造廠商都成為棋盤上棋子。但是,這僅僅是阿里的一廂情愿,家電制造廠商正在反擊。家電廠商顧慮在于其淪為純粹的管道廠商,對于跨界進入電視行業(yè)的互聯(lián)網公司,這些家電廠商保持了足夠的警惕性。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認為即使家電廠商與阿里有合作也會留一手,原因是這些家電廠商在做自己的系統(tǒng),如果失去對家電產品二次收費的把控能力,這些廠商就完了。
5.西門子CEO彼得-羅旭德(Peter Losecher)因業(yè)績不佳提前離職
本周西門子第二次發(fā)布盈利預警,該公司CEO彼得-羅旭德在合同期限還有4年的情況下提前離職。據知情人士透露,由20名監(jiān)事會組成的西門子監(jiān)事會中,大多數監(jiān)事贊成該公司財務總監(jiān)喬-凱瑟爾(Joe Kaeser)接替羅旭德。德國西門子公司日前宣布任命公司CFO喬-凱瑟出任CEO,接替羅旭德職位。西門子與羅旭德達成離開董事會協(xié)議。
小編點評:
1.對于京東即將上線的支付業(yè)務比較看好,首先在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以后可以減少支付成本,“支付寶”的功能也會實現,如個人錢包這樣的產品等。 雖然在開發(fā)技術上存在的問題不大,問題存在于資金成本缺乏,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支付方式也是需要考慮的。這無論對于企業(yè)和用戶來說都是很有價值的。
2.在新政策出臺之際,對于舊標準的降價,首先可能是需要清理庫存,為了新產品的生產和出貨進行準備,其次是各企業(yè)在為“節(jié)能領跑制度”做前期準備,經歷了“騙補”的信任危機之后,各企業(yè)唯一能做的就是爭當領跑者,這從一定方面也帶來了節(jié)能產品的升級更新,但也可能會引起一部分產能較落后的淘汰。
3.Loewe主打高端品牌,對于國內市場小編并不看好。但對于海信來說這或許是一次機遇,Loewe在海外的渠道資源能夠幫助海信打開大門,贏得在歐洲市場的份額。
4.互聯(lián)網公司瞄準電視市場并紛紛推出自己的產品,主要原因在于國內電視市場規(guī)模龐大,互聯(lián)網公司還能為用戶提供多種多樣的服務,同時帶來增值收益,同時互聯(lián)網公司的產品大多采用眾籌模式,意為先集資再生產,這樣做會對傳統(tǒng)電視行業(yè)帶來較大的沖擊,而傳統(tǒng)電視廠商在生產前期需要建立生產線,無法做到精準銷售同時會產生庫存,進一步降低產品利潤。
5.西門子不斷的降低盈利預期和運營判斷失誤令投資者對羅旭德失去信心,對于高層的調換口碑家電網小編表示或許首席財務喬-凱瑟爾接人是一個重要的決定,無論對于公司的熟悉程度以及資歷和經驗等各方面都是不二人選。希望上臺之后立馬做出措施來控制公司成本。